丝丝线面

导航

丝丝线面寓意长


线面是传统的汉族面食,始于南宋,距今已有 800 多年的悠久历史,承载太多的寓意。

嵩口线面2.jpeg

大年初一吃线面,叫吉祥面;过生日吃线面,叫如意面;出远门吃线面,叫平安面;逢凶化吉吃线面,叫太平面;给亲戚、近邻贺十(寿)送线面,叫长寿面;亲朋送安、小孩做晬有线面,叫“欢喜面”。

线面1.jpeg

和机械线面的平淡口味相比,传统手工线面煮时不糊,柔韧润滑、嚼不粘齿、味中有味的特点。其中要点不仅在其对天时、地利的考究,还在繁杂的制作工艺上。“欲图二分利,须起五更床。”手工面匠总是起得早。面粉下多的时候,戊夜一过,就得起床,最迟也不会超过四点。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:察看天色。天晴,必做面。俗话说:“盐是面的筋。”做面使盐一一有言(盐)在先。起用新面粉,一般先测它的筋道一一捏些面粉,放到嘴唇,舔一下,捻成小面团;粘于食指,大拇指配合食指捏弄,或将小面团置于掌心,用手指头黏吊,面筋细若藕丝,便是好面粉。筋道好,加盐略多些,反之略少些。具体加多少,还要结合气温而定。在此基础上,传统的手工线面制作工艺工序也较为复杂,要经过发、捶、挤、搓、拉等九道工序精作而成,仅是拉这一工序就需要一系列动作:破面、回面、开面、胀面、铰面。最后的“8 字形的绾法折叠线面,是它最显著的特征。

嵩口线面3.jpeg

在如此繁杂的工序和讲究下,才能制作出纯正永泰梧桐手工线面,除了水和盐之外,没有任何添加。同时,经过长时间的阳光晒干,所以它耐焯。水开了,放入线面,盖住须臾。翻开,如同莲花盛开,漂漂浮浮。用箸把它搛起一一条分、缕析,不黏、不糊,拥有着实实在在的口感。